182、对决-《骑砍三国之御寇》
第(2/3)页
甘宁沉声道:“主公要咱们从西面发动攻势,便是因为江陵原本只有一座外城津乡位于城西,城东地势平坦,正适合骑兵冲锋,如今既然多了一处营垒,却是有些棘手,欲夺江陵,必先除此障碍!”
众人皆无异议,梁锐附和道:“方才手下已经探明,这处营垒中只有五百士卒驻守,以我军精锐,翻手可取。”
尽管兵法有云:十则围之,五则攻之,但在实战却要考虑到很多因素,比如两军的士卒战力差距,城池的坚固程度,地形因素等等,所以真正的攻坚战上,面对一般的城池,大部分情况下,拥有三倍兵力便已经足够让攻城方发动攻势了。
甘宁的扬州军在平均战力上自然不如王政那边的天军主力,但也算的上是精锐了,又是进攻一个小小的营垒,以二取之,应该就有获胜的把握了。
两位主将说毕,帐内诸将皆轰然称是,甘宁当即一一点派,给各营分配了任务。
留下一千人守卫营寨,再从两边侧翼里各抽出五百人,以五百骑警戒江陵城内的驻军,用五百骑监视西边的津乡城,这部分军马由梁锐指挥,然后集合主力千人由甘宁亲领攻击。
“传令各营埋锅生火,教军士们好生休息。一个时辰后,展开攻势!”
“争取两个时辰内把敌营拿下,随后转攻西边津乡,到明日天亮前,要把江陵军布置在城外的阻碍全部扫清,与主公汇合!”
“诺!”
二十余位将官同声接令,话音在帐内回荡,压住了落在帐篷顶的雨声。
江陵城头,郭永登高远望。
他放眼顾盼,面沉如水:“贼军离城二十里乃止,所扎营的位置恰好在我军城外东西两城之间而稍微偏向西营.黄公,这其中似有讲究。”
黄晔是南郡长史,此时敌临城下,职责所在,自然不能与其他士族一般缩在城内,也随着郭永一块儿在城上冒雨巡查,听到这话,接口说道:“似有讲究?太守看出了什么端倪?”
“如今落雨不停,本就不利攻城,”郭永沉声道:“贼寇在城外二十里处扎营,应该说明他们暂时没有攻我江陵的意向。”
离城二十里扎营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,但是那都是在晴朗的天气,因为行军便利,列阵完毕,随时可以迫于城下,但眼下却是不同。
天有雨雪的情况下,对于攻城方是极大的不利,持续下雨,道路泥泞,行军很不方便,在郭永看来,若是甘宁部想要直接攻城,便肯定不会仍旧选择离城二十里了,十五里,乃至十里,才是一个合理的距离。
要不然,部曲从营寨走到城下就花费大半力气了,还攻打什么城?
“眼下时节,贼军不选择立即攻城,本也是合情合理,”黄晔自然明白郭永的想法:“太守所顾虑的,应是贼将甘宁,为何要把营地选在津乡和营垒之间?”
“不错。”郭永道:“放在这里,难道甘宁就不怕受到我军两部的夹击夜袭么?我方才看了下,这支贼军也全部都是骑兵,扎营的时间还那么短,可以断定他们所扎的营地定不牢固。”
“营既不牢,又还放在我两营间,这就奇怪了,且更还偏向西营,这就有些反常了。”
“太守是说?”
“贼寇必有玄虚!”
郭永话音未落,只见阴沉的天幕下,远处西边营中蓦地里红旗连飚,就好像是一点火焰,跳动在绵绵的雨幕之中。
这红旗是郭永特意命令城外营地竖立的,旗杆数丈高低,旗面也有数丈的宽幅,若是遇到敌袭,在白天的时候便可用之示警,而要是在夜晚,则改为放火传讯。
江陵城头的望楼上,自有眼神好的士卒时刻注意。这时看到,顾不上大雨瓢泼,从高处探出半个身子来,朝着下边连声大呼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