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二十九章:曹丕作秀-《说好的文弱谋士,你一人战三英?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既然曹公让我们离开,我们离开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很多人也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。

    而且徐雷也是曹丕身边的一个重臣。

    但大家还是暂时离开了,只留下了几个士兵陪在曹丕的身边。

    当走远了以后,很多人就问徐雷,这到底是怎么个情况。

    徐雷叹息了一口气,表示曹丕跪在司马懿的墓前,自己也感到十分的心痛,而他现在就是把大家带出来,然后说一下自己的办法。

    “徐将军,你快说你的办法是什么?只要能够让曹公正常的面对这一切,不要在那里自暴自弃,我们什么都听你的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呀,徐将军,我们相信你一定会有办法的”。

    他的办法就是,他们把这个事情告诉司马懿,让司马师来劝说曹丕。

    “相信司马师一定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,虽然我没有跟他接触过,但是我对他的为人也是略微有些了解的”。徐雷说出了自己的建议,这也是自己考虑到的一个好的办法。

    “你们觉得我这个主意如何?”但徐磊知道,其实这个办法也是有些冒险的,估计很多人可能会反对。

    果然在场的人立刻就分成了两派。

    有人认为这不是一个好主意,司马懿现在应该对曹丕恨之入骨才是。

    也有人认为这个主意不错。因为曹丕这样做,应该也算是能打动司马师。

    徐雷表示不管怎么说,现在都是要试一试的,他愿意亲自上门拜访司马师。

    “徐将军还是要谨慎呀,说不定司马师生气之下,把你给杀死”。

    有一个士兵赶紧说道,然后又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。

    “将军,小人的意思是认司马师受到刺激,可能会更加发怒”。

    徐雷摆了摆手,立刻制止了这位士兵的谈话。

    “除了这个以外,难道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?”

    这一刻,大家都不再说话了。

    “所以,既然没有更好的办法,我还是要过去一趟。”

    在徐雷的坚持下,大家也只好同意了。有人要求徐雷带兵过去。

    徐雷却立刻否认:“如果这样的话,岂不是更让司马师反感吗?我必须自己一个人过去。”

    众人劝说无效,也只好任由他去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发现徐雷也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。

    一会,徐雷独自一人骑着马,向着司马家疾驰而去。

    司马师仍然沉浸在父亲死亡的痛苦之中,这一天他在家里摆设了一个灵堂。

    因为是被曹丕所害的,所以很少有人来吊唁,不过司马师仍然明白,有不少人内心里是欣赏自己父亲的。

    就在今天清晨,他还和司马昭又讨论了另外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真正害死父亲的不是曹丕,而是戏煜,他们应该找戏煜报仇才可以。

    但是他们两个人又知道真正找戏煜报仇,那可是难如登天的。

    司马师静静地在父亲的灵堂前,他的双眼深陷,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悲伤和痛苦。

    忽然,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,随后传来了管家的声音:“少爷,徐雷将军求见。”

    司马懿微微皱眉,心中感到一阵纳闷。

    他与徐雷并无深交,此时他前来拜访,究竟所为何事?

    思索片刻后,司马懿还是决定见见徐雷,他挥了挥手,示意管家将徐雷带进来。

    徐雷走进灵堂,他的步伐稳健而坚定,身上散发着一股威严的气息。

    他静静地站在司马懿牌位面前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敬重。

    司马师抬起头,声音低沉地说道:“徐将军,你此次前来,有何要事?”

    徐雷深吸一口气,缓缓说道:“我听闻令尊大人去世,特来吊唁。我与令尊虽无深交,但他的功绩和德行在朝中广受赞誉。”

    司马师沉默片刻,然后说道:“多谢徐将军的关心。父亲的去世对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,我至今仍沉浸在痛苦之中。既然来了,那就去室内喝茶吧”。

    徐雷微微点头。

    他轻声说道:“司马大人,我理解你的感受。失去亲人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,但生活还需继续。令尊大人一生鞠躬尽瘁,死得其所。”

    “真是多谢徐将军了。”

    但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道理,司马师当然是明白的,他可不认为对方只是来吊唁这么简单。

    很快,来到了司马师的书房。

    司马师也让下人赶紧弄了茶水过来。

    “徐将军,不知道所谓何事而来”?

    徐雷当然也明白,对方肯定知道自己有事,自己也不能平白无故的到来。

    因为自己到来实在是太奇怪了,自己与司马懿都没有深交,那些有深交的都不来吊唁,自己凭什么过来呢?

    “不错,的确是有些事情。”

    此时,司马昭走进了来。

    他的步伐轻盈而稳健,身上散发着一股自信和聪慧的气息。

    司马师见司马昭进来,起身向他介绍道:“弟弟,这位是徐雷将军。”

    司马昭向着徐雷抱拳行礼,恭敬地说道:“徐雷将军,久闻大名。”

    徐雷端详着司马昭,心中不禁一动。

    他感受到司马昭身上散发出的非凡气质,那种沉稳和睿智的眼神。

    他感觉到司马昭不同凡响,将来必成大器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