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五章 紧急会议-《房俊天唐锦绣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果不其然,房俊浓眉一扬,稍稍思量一番,便缓缓说道:“既然赵国公有此用意,那下官就说两句,略表拙见……佛门之教义,大抵是劝人向善、谦虚隐忍,种如是因,收如是果,以今世因,修来世果。所以,大体上佛门是有利于天下安定的。但是,佛门毕竟是外来教派,虽然已经在中土繁衍数百年,但是其经文教义都包含了太多番邦风俗,即便多有改进,却已然有可能成为心怀叵测之辈加以利用之契机。这一点,历朝历代都已经意识到,故而都有管理僧众寺产的衙门,但下官认为,这远远不够。”

    见到诸位宰辅都目光灼灼的望着自己,房俊直了直腰,续道:“以往,朝廷管理佛门的衙门大多都设立在礼部之下,比如眼下,管理佛门的衙门便是礼部下设的祠部司,由祠部郎中掌管,未免权责太小、人员架构不够精细,难以管辖日益壮大的佛门信众规模。因此,下官建议不妨增设一个专门的机构来掌管天下教派,并且制定一套详细晚膳的法则,对这些教派予以约束监管,决不可听之任之,任其肆意妄为。”

    诸人纷纷颔首,长孙无忌蹙着眉,又问道:“如何监管?”

    房俊将后世的经验拿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经验拿出来,从容说道: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只要是在大唐的领土之上,就必须服从大唐的律法。比如限制佛门擅自集会,佛门动不动就纠集信众宣讲佛法,这便给予那些心术不正之辈一个聚众蛊惑之机会,一旦有天灾人祸等等事情发生,极易煽动民心,裹挟民意,若不加以限制,必定会有混乱之事发生,所以,设立一个专门管理的衙门,便是当务之急。”

    众人微微颔首,表示认同。

    佛门的教义是好的,但难保有人将经文给念歪了……

    自从汉朝之时佛门传入中土,曾遭遇两次大规模的“灭佛”事件,一个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,另一个是北周武帝宇文邕,这两位尽皆算是雄才大略的君主,何以对佛门达到忍无可忍之地步?

    这是有原因的。

    首先,佛门破坏了国家经济。最初的佛门子弟不聚财物、不置房产,一僧一钵宣扬教义,以化缘为生,精神纯粹志向高远,但是到了后来则广聚田产、珠宝盈门,民间曾有谚语“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”,“不读伽蓝记不知佛浪费”……寺庙占有了大规模的土地和财富,但他们不纳税,寺庙越多,财政收入就越少,甚至公然发放“印子钱”,将国家财政搞得一地鸡毛……

    再者,佛门不服徭役、更不服兵役。佛门子弟自认是化外之人不问世事,结果当和尚的越来越多,朝廷打仗征兵都征不到。

    尤为重要的一点,便是与本土教派的斗争,所谓“文人相轻,同行相忌”,便是如此。

    南北朝之前,佛门与道家两教相互攻讦,佛门认为释迦摩尼的弟子来东方投胎为老子,才有的道教,但道家说老子西出函谷去了天竺,才有了佛教,所以佛教是道教的徒弟……

    道家虽然不复往昔之鼎盛,但是其一直坚持“高层路线”、“精英路线”,民间不太重视,但是社会顶层人士大多为道家门徒,这两次几乎毁灭性的“灭佛事件”背后,难保没有道家推波助澜。

    最最最重要的一点,佛们认为僧侣属于化外之人,六根清净斩断红尘,连爹娘都不认,更不该受到皇帝的管辖,他们只需要礼拜佛祖就行了……

    东晋之时有位高僧甚至写过一篇为何不礼敬皇帝的理由,传扬天下,搞得帝王将相们很是不爽。国古人骨子里认为的最正确的思想便是忠君爱国,身居化为不赡养父母、不成亲生子,现在连还不服皇帝的管,你想要上天呐?
    第(2/3)页